百科知识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百科知识

百科知识

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是怎么确定的呢?还是说这么没有规定,就企业自行决定?

网络转载 2024-11-06 11:49:05

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是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《企业会计准则》中的要求来确定的,根据折旧期限的不同,该折旧总局把固定资产分为四类,分别是购置年限不超过一年的资产;购置年限超过一年但不超过五年的资产;购置年限超过五年但不超过十五年的资产;购置年限超过十五年的资产。根据这些规定可以确定相应的折旧年限,一般购置年限不超过一年的资产需要在当年完成折旧;购置年限超过一年但不超过五年的资产的折旧年限为五年;购置年限超过五年但不超过十五年的资产的折旧年限为十五年;购置年限超过十五年的资产的折旧年限为二十年或者更多年。 同时,对于购置年限大于一年且购置年限不超过五年的资产,折旧年限也可以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合理调整,但必须遵守一定的原则,即折旧年限最少不少于一年,最长不超过五年。另外,对于折旧年限不完全等于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的资产,折旧期限仍可以按照它的使用年限的平均期限来计算,但是,最长年限不应超过它的实际使用年限。拓展知识:可以采用多种折旧方法来计算固定资产的折旧,其中常见的有直线法和平均年限法,分别适用于折旧期相同和折旧期不同的情况。

上一篇:电子税务局如何更改办税员
下一篇:电子商业承兑和银行承兑汇票有什么区别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