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科知识
落实民法典,“税民差异”怎么办?
近日读《民法典对税收政策和执法的影响》一文,触动很大,尤其是有关税收政策和执法应当贯彻民法典立法原则精神,实现税收理念和制度的更新变革,更加充分地发挥税法规范征税权力、保障纳税人合法权益、推动实现公平正义、服务国家发展大局等重要作用的表述,引人深思。民法典是市场主体的行动指南,民事行为及其法律效果是税法的课税基础,民法典是税法的前行法,税法需恪守税收法定和税收中性原则,在调整税收征纳关系过程中与民法典协调统一。
纳税人需要民法和税法给予一致指导。以民间借贷和利息支出税前扣除为例。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条规定:“禁止高利放贷,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。”根据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》(法释〔2020〕17号)第二十五条,法律认可的利率上限是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四倍。而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八条规定,非金融企业之间互相拆借的利息支出,只能在按照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利息范围内税前扣除。民间借贷是大多数中小企业的重要融资渠道,民法典给予这些企业的融资机会在税法上尚未得到认可。对于这类“税民差异”现象,税法宜作出适时调整和完善。
税法对民事行为的调整须做到有法可依。税法与民法典协调统一,并不意味着税法绝对遵从于民事法律关系。税法出于保护国家税权的目的,遵循实质课税原则,可以对纳税人的民事行为进行调整,以打击逃避税。民法典对税法的这种调整也预留了空间。民法典靠前百四十六条规定:“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。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,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。”实质课税原则的适用必然以法律明文规定为前提,成为对税法以及民法典明确性和确定性的补充与完善。而现实中存在一些超越“法定授权”范围的滥用实质课税情况,需要通过立法途径避免,否***法典构建的民事法律关系会受到冲击,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会受到伤害。
税收课征应遵循民事行为及其法律效果的基本规则。以不动产物权登记与契税征收为例。民法典第二百零九条规定:“不动产物权的设立、变更、转让和消灭,经依法登记,发生效力。”契税法第九条规定:“契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,为纳税人签订土地、房屋权属转移合同的当日。”根据契税法第十二条规定,在不动产物权登记完成前,合同不生效、无效、被撤销或解除的,纳税人可以申请退还已缴纳的契税。尽管契税的征收采用合同主义,与不动产物权登记主义存在偏差,但是契税法在一定程度上尊重和认可不动产登记制度,通过完善退税制度弥补了”税民差异“,实现了对纳税人合法权益的有效保障。
借鉴民法典债务关系理论,完善纳税人权益救济机制。不论是学界、实务界还是税收制度层面,普遍接受实体税收法律关系是一种公法之债。在这种公法债务关系中,税法应当借鉴民法典的公平原则,构建法律地位平等的征纳关系。既然税务机关可以运用优先权、代位权、撤销权等制度来实现国家债权,那么纳税人也应当平等地享有法律救济的权利。因此,应适时修改税收征管法第八十八条先缴税后复议的有关规定,取消纳税人申请行政复议的缴税前置,为纳税人权益救济扫除障碍,从而实现纳税人行政救济权利的公平有序。
民法典被誉为“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”,其全面规范了民法的基本制度、物权、合同、人格权、婚姻家庭、继承和侵权责任等相关领域的基本社会关系。可谓,从出生到死亡,均离不开民法。作为规范纳税事项的税法,与民法一样,也与我们每个人相伴一生。
其他文章
- 申报残保金时提示上年在职职工年平均工资小于社会平均工资50% 这个有风险吗
- 紧急求助一下:报税的那个电脑开不了机了,在新的电脑里下载了报税软件可以把原来报过的内容带过来吗?如何操作?谢谢
- 增值税申报表的小微企业免税销售额是不是就是我们的营业收入,不算营业外收入把,
- 股东减资用不用考虑未分配利润?
- 用于职工集体福利取得的进项税,怎么入账呢,还是进到进项税吗,具体会计科目怎么做呢
- 请问金蝶云星空版 如何按供应商查明细账
- 独立核算的分公司,总公司可以一起核算所得税吗?
- 一般纳税人清包工可以开3%专票不可以开普票是吗?简易计税的只能开普票是吗?
- 本期如果有在外地预交的税款,增值税申报的时候怎么申报?
- 开办费用要在营业前结转?还是下个月结转
- 计提工会经费计入什么科目呀?问了两个给了两种答案。
- 坏账准备计提的 信用减值准备属于什么科目, 借贷方向代表增加还是减少
- 资产负债表上应付账款为负数,预收账款为正数,这两个表示什么意思?
- 餐饮行业印花税是怎么核定的,税率是多少?
- 你好!行业协会会员费收入属免税收入吗
- 行政单位财务规则和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的区别是什么?
- 企业给员工发的过节费,做账怎么处理合适,这个也需要缴税吧
- 建筑类,成本 人工 费用 利润比例分别是多少啊?
- 你们好,请问下一般纳税人资格证明文件怎么下载?在电子税务局网站里
- 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模式计量是如何确定的?